第211章 三个熊孩子(1 / 2)
有时候,一个人的认知是会被影响的。
有的人他坏起来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已到底有多坏。
这取决于这个人小时候所接受的思想教育或者在人生中某一阶段时所产生的叛逆心理。
尤其是逆反心理。
相信很多人都拥有过叛逆期。
在哪一阶段,父母不让做什么,他们就非要做什么,在他们认知中什么事情是不好的,他们就非要尝试一下那件事。
很多人在叛逆期学会了喝酒抽烟,很多人在叛逆期学会了蹦迪泡吧,离家出走。
在徐正阳一次次地教导之中,甘文崔三兄弟上了高中,迎来了他们人生之中的第一次叛逆期。
当然,那也是最后一次。
徐正阳作为他们三人父母的眼线,经常会对他们进行一些“爱的教育”。
教育之深切,甚至他们父母打他们的次数都没有徐正阳打他们的次数多。
这也是他们父母给徐正阳的特权。
于是甘文崔三兄弟在叛逆期的时候一致拿反抗徐正阳的压迫当作自已行动的第一准则。
徐正阳让他们好好学习?
就不学!练习册直接叠成纸飞机可劲儿往学校外面的操场上面飞!值日生骂的越脏,他们越兴奋!
不要和同学们闹矛盾?
就闹!
简单地闹矛盾根本不够体现他们三个叛逆的心理。
直接孤立所有人!
这种行为导致那一段时间很多同学都认为他们三个一起患上自闭症了。
老师以为是徐正阳教育得太过头了,还专门找徐正阳进行谈话,劝他不要总是体罚孩子来着。
被谈话的徐正阳:?
我干啥了我?
再后来,甘文崔三兄弟看了一部名叫热血高校的电影。
里面热血的打斗和一群小混混式的学生让他们仿佛打开了新世界。
于是,他们三个一拍即合,准备模仿电影里面的情节,成为他们县一中的校霸。
当校霸就得有小弟。
当时他们三个孤立所有同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整个学校里面一个说的上话来的同学都没有,所以单是收小弟这一步就给三兄弟给难住了。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讨论思索了三四天之后,三兄弟想到了一个非常妙的好主意——用钱收买。
于是,那段时间,县一中里面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你找到甘文崔三兄弟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喊大哥,你就会获得三天的饭钱。
校霸当没当成不知道,在大慈善家这个名号上,他们三兄弟算是获得了不少的声望。
就这么误打误撞的,三兄弟竟然真得收获了一批忠实的小弟。
于是,他们就考虑着像热血高校里面的场景一样,在学校里面打一场群架。
只是华夏的中学很少能够见到像热血高校里面那样等级分明,一个个要么留着长发,要么染成黄毛的校霸群体。
尤其是公立的学校,更尤其是公立学校之中的县一中。
在华夏的中学里面,甚至都没几个学校愿意让你像岛国中学电影里面那样上天台。
因此,当他们寻找对手的时候,搜遍了整个学校,最终发现校霸只有他们自已这一伙儿人。
没有对手的感觉是寂寞的,三兄弟就此开始为不知道和谁打架开始苦恼了起来。
↑返回顶部↑